这篇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在高铁上完成的,我发现高铁上工作效率其实也蛮高的。
这两天来济南参加了一个大学好兄弟的婚礼,说起我这个哥们,真的是经历十分丰富。
刚毕业的时候我们都去了北京,那会我在北京做外贸,他在北京干过很多行业,快消品,教育。
还有一次差点被传销组织以影视剧组招募群演的形式骗了进去,后面坐车到了怀柔去面试,发现他妈的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然后那些人要求他交出身份证,还得交押金,我哥们突然智商上线,借口上厕所然后兔子一般的速度逃了出来。
总之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喝酒从来不偷懒,认死理,只要他认为值得交往的人,他能跟人家喝到胃出血……,跟俞敏洪有点像。
但是他跟我今天这个标题有啥联系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今天临走之前我跟他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话:兄弟,你要训练自己延迟满足感和聚焦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
他最近这两年迷上了新媒体运营,在今日头条,抖音这些新媒体渠道上做视频分发。
就是类似于国外YOUYUBE频道上红人做视频广告性质。
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这两年的前景比较好。
但是他真的是太能折腾了,做任何行业的线上营销第一首先你一定要聚焦在某个细分的领域,然后通过你个人的内容营销为用户不断提供含金量高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打造自己的个人IP。
首先他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行业领域太分散,而且自己对做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浅尝辄止,深入不下去。
比如说,他经营过太极拳领域的今日头条,但是内容上缺乏原创,都是直接搬运网上现存的视频,当然国内前几年对于原创视频的保护力度没有那么高,有些靠做视频的搬运工抄来抄去能苟活一段时间。
后面他又连续开了十几个不同领域的头条号,后面随着今日头条被整顿自己的号全军覆没。
当时我就给他提了一个建议,一定要先聚焦在一个自己感兴趣而且擅长的领域,自建博客,然后不断分享干货。
不要贪多,不要太依赖流量平台。
为什么说不要太依赖这些所谓的第三方流量平台,这些流量平台早晚有过去的那天,例如国外的google plus四月份永久关闭了服务器,例如新浪博客去年宣布永久关闭服务。
包括微信公众号,其实很多做自媒体的也没有忧患意识,任何一个平台算法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
外贸领域早几年做FACEBOOK粉丝页的赶上了流量红利期,后面扎克伯格调整了算法,粉丝页面的自然帖覆盖率,目前再通过打广告吸粉营销无疑浪费金钱和时间。
再说说延迟满足感这件事,所谓延迟满足感,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为了实现更长远的目标放弃短期能给自己带来满足的活动。
有个很有名的延迟满足感的心理学实验,20世纪60年代,美国给十几个5-6岁儿童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玩具和零食放在这些孩子面前,告诉这些被试儿童在心理学家外出的十分钟内,孩子如果选择不去动这些玩具后面会有更大的奖励。
结果就是有一大半的儿童选择了拆封这些玩具零食,只有很少一部分完成了这个实验,延迟了自己的满足感。
等到这些孩子工作后,那些自控力很强的孩子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反而那些自控力弱的孩子成年后,早恋,退学,早婚,离婚,生活过得很不如意。
我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提到过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反应迅速,喜欢做一些不加思考的决策,系统2需要缜密的逻辑思考做决策。
及时行乐这种行为就是系统1放任自由的结果,为了延迟满足感我们需要不断训练我们的系统2,时间久了大脑前额的负责理性区域的杏仁体组织会扩大。
我这个哥们在这方面做的很差,他在项目一开始启动阶段,花了好几万买了一些摄像设备,录音设备,结果后面发现买的这些东西根本用不上,在前期全职自媒体收入不稳定情况下,我劝他步子不要迈的太大。
后面他把设备全部放在咸鱼二手网降价处理了,赔了很多钱。
希望他能够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
说实话,日常生活中我们买买买的东西有多少实际能用上呢?有时候我们买的东西一年都用不上一次,第一我们花了钱,第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从心理学层面上讲,我们买的并不是这个东西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匮乏的安全感,我们享受收到货物一开始带来的喜悦感,但是这种愉悦感很快就会消失。
苏格拉底有次逛古希腊的交易市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说了一句:我真幸运能看到原来我还有这么多用不到的东西。
最后放一个彩蛋:
五月份的深圳面基开始报名,本来说4月份但是因为私事耽误了。
这次面基主要是分享SEO技巧和Google广告的营销体验。
会邀请SEMRUSH中国区负责人给大家做一次分享(待定)
报名方式,加我好友13716995861,备注深圳面基,拉你入我的微信群。后续通知会在微信群公布。
哇!!!想问延迟满足感 这个理论是在《少有人走的路》里面发现的吗??这个理论似乎很少人知道啊。。(请轻喷 我眼界太小了 目前还不成熟嘻嘻)
聚焦的能力。这个有一点类似于里面的忠于现实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