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命运-《枪炮,病菌与钢铁》 大卫, 20 11 月, 201723 11 月, 2017 豆瓣评分:8.8 页数:504 终于把这本500多页的书啃完了,一个字:爽!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大体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当今世界的格局是由欧美主导而不是非洲,南美洲或者东南亚主导。 2,形成这种格局的终极原因并非社会制度不同所导致,而是由于地理环境这个终极因素所决定,为什么地理因素会导致世界格局的不同。 3,为什么占有绝对地理环境优势的中国会在明朝中后期由一个世界强国慢慢变成一个落后的国家。 本书一开始是由作者的一个新几内亚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思考和论述,作者的好友提出这么一个尖锐的问题: 为什么向新几内亚输出技术,资本以及侵略的是欧美,而不是反过来新几内亚向这些国家输出? 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上面总结的第一个问题的概括,为什么当今世界格局是由欧美西方主导,这个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几万年前乃至几十万年前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现在乃至以后世界的格局。作者给出的答案看似很简单,其实是由环境因素慢慢衍生出来一系列其他的因素,从而慢慢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因素是由于不同大陆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有些大陆所处的纬度由于适宜可驯化的动植物生长决定了人类可以从原始的涉猎者慢慢地变成粮食生产者,有了粮食剩余,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生育繁殖能力增强,人口暴增,从而催生出了剩余粮食可供给养的职业,例如统治者,文字记录者,军队等等。 为了验证这种观点,作者书中用很长的篇幅描写了不同纬度带适合生长不同可驯化动植物的例子,学术性非常强,其实这就是作者作为一名人类学科学家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而进行的变量控制实验,体现出了科学家的严谨。其中的变量我没有仔细阅读,因为作为一名文科生,实在是对庞大的引用数据无感。但是能感觉出来作者确实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既然我们说粮食剩余的出现催生了一大批的职业,人类社会慢慢地从狩猎族群升级为部落,慢慢形成了村落,小型城市,最后出现了国家,同时伴随群体扩展的还有由可驯化的动植物身上衍变的病菌,政治制度,文化,军事(枪炮),生产技术(钢铁)。这个结构就一目了然了:由最开始的因变量地理环境导致了有些狩猎者放弃了刀耕火种而转向了农业生产,由于农业生产产生了粮食剩余这个因变量导致了出现了人口增长,由于人口增长因变量出现了,病菌的传播,国家的成立,军队的建立,生产冶炼技术的提高。 作者指出世界上最早的9个粮食生产中心中有5个是确定无疑的,这5个分别是:新月沃地(中东),中国,中美洲,美国东部,安第斯山脉,另外还有4个是尚未明确的:新几内亚,西非,埃塞俄比亚,非洲的萨赫勒地区。同样是粮食生产中心,为什么最先登陆美洲大陆的是来自欧洲大陆的哥伦布,而不是美洲大陆人? 我们要从这5个粮食发源地的地理位置以及粮食种植传播方向来解释 新月沃地:这是被认为出现最早的粮食发源地,处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也是古代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这个地方占有天然的地理环境优势,中温带而且两河流域有肥沃的土壤适合农业种植。后面粮食种植的技术慢慢向西南欧和北非方向发展,一是这些地方距离新月沃地近,二是这些地方和新月沃地处于同一纬度,适宜粮食生产和传播。 中国:中国的农业生产出现在长江和黄河流域,跟新月沃地出现农业的时间差不多,农业传播的方向为东南亚,东亚朝鲜,日本,农业传播的方向大致和文化,文字,传播的方向一致。 中美洲,美国东部,南美洲:这三个地方都是最开始从中美洲开始沿着南北轴线传播,后面逐渐从墨西哥向北传播的美国东部,例如玉米。向南传播到南美洲,但是有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三个地方,农业传播的速度非常慢,而中国,新月沃地向周围扩散的农业种植速度快,因为这三个地方的大陆走向决定了动植物驯化的道路是非常艰难的,而且中美洲动植物驯化向南发展受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并且由于轴线的走向是沿着经度走,所以不同温度带之间的环境差异非常大。 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也是按照粮食发展的道路进行的,从新月沃地向西南欧,北非埃及发展,后来欧洲逐渐驯化改良动植物,人口增长迅速增长同时由于和驯化动物接触出现了感染病菌,这种感染病菌成为了欧洲征服美洲土著最有力的武器,因为美洲土著没有病菌抗体,当欧洲侵略者抵达美洲大陆的同时,病菌也一块带来了,几乎让美洲土著灭绝。 我们再说说为什么曾经站在世界最高点的中国从中世纪开始慢慢走向了没落,而欧洲在历了漫长的黑暗中世纪以后慢慢走向了世界的顶峰。 作者认为这也是由于地理环境导致的,欧洲的海岸线曲折,犬牙交错,各个城邦之间统一困难,所以欧洲很难形成统一的国家,而中国不同,中国的地理环境总体来说是十分统一的,而且海岸线平直,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自始至终史统一的历史,即使中间有过短暂的分裂,但最终都是被统一了起来,文字,语言,文化,政治制度高度统一。这种高度统一的不良结果就是一旦掌权者否认了某项关于创新的探索,那么整个项目都会被停滞,例如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后面明朝实行了海禁政策,郑和以后再无郑和。书中也提到了文革期间由于掌权者的决策导致的教育停滞。这也是由于高度统一的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期的欧洲,哥伦布辗转碰壁了了好几个国家,最后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开启了海外殖民的大门,如果说欧洲当时形成了统一,一旦国王否定了他的探险方案,那么也就不可能会出现当今美洲的局面。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最终的结论,环境改变了,过去是第一将来不一定是第一,但是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定还是由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一定是掌握在那些自古以来是粮食生产地区或者受粮食生产中心影响较大的地区,比如说现在的韩国,日本就已经明显的超越了它的粮食传播中心-中国。 但是未来,一切就是未知数了。 以上 读书分享 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