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深度解读人类这个群体 大卫, 25 6 月, 2020 作为高级动物,我们有必要对我们人类本身的心理活动一探究竟,人类区分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个跟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进化有关系。 越是处于底层的动物由于神经系统不够发达,所以几乎不会有什么心理活动,但是越往上走,我们会发现,到了哺乳动物,灵长类的动物都会有一些心理活动。 虽然相比起我们人类来说,它们对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远不如我们人类感受丰富,但是不能否认动物还是有心理活动的。 我喜欢心理学,首先我要更正大家对心理学的刻板印象,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就是能够看透别人的学问,我想说持有此种观点的人对心理学有极深的误解。 心理学也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提出假设,通过实验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学科,那么心理学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综合比较自变量和因变量,反复实验得出的结论。 我们听到的一切的心理学的名词,例如“刻板印象”“偏见”“从众效应”“墨菲定律”“峰值体验”“损失厌恶”等都是心理学家通过层层实验得出来的结论。 所以呢,以后如果再有人在你面前说心理学是算命的,把乐嘉之流的也归为心理学,你大可以给他一个友善的微笑,让他自己体会吧。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也是社会心理学丛书的优秀著作,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Elliot Arson,艾略特阿伦森,这本书豆瓣评分9.1,非常建议大家读一读,除了这本书,我还推荐大家读一读西奥迪尼的《影响力》,勒庞的《乌合之众》,都是社会心理学的优秀著作。 首先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毫无疑问,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群体心理活动的学科,区别于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活动。 人作为一个群体动物,一切的活动都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群体的影响。 在《乌合之众》这本书里,勒庞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个体的智商在群体中会降低,也就是说平时看似非常聪明理性的一个人,在当着一个群体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会屈服于群体的压力,做出一些事后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决策。 这就是从众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不管是商家的促销活动,或者是政治家提出某些政治观点,亦或是小到我们身边的学生群体,一个公司内部群体,都有这种现象。 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社会的上层精英每天都在干一件事情,就是研究我们这些普通群体的心理,不论是商界精英还是政界精英,资本家的目的是压榨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大的利润,政治家的目的维护自己的地位,尽量减少阶层之间的流动。 影响从众的因素有哪些? 一致性 也就是如果一个群体里面对某种观点的一致性越高,人越容易从众,唯一能够打破这种局面的途径就是出现一个《皇帝的新衣》里面不会说谎的孩子,哪怕只有1个人打破这种一致性,从众的程度便会下降。 表态 表态可以降低从众的程度,就是一旦你当着群体表达出来了一个跟群体不同的观点,那么你就会更倾向于自己已经做出的表态。 责任 降低从众的另一个途径就是认识到自己做的任何决策要对此决策负责,而且要为自己的决策做出准确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微博上有很多键盘侠和喷子,这是因为他们不用为自己的言语负责,反正都是匿名的,一旦实行了实名制,他们立马闭嘴。 个体文化 在个人主义文化的美国和集体主义的东亚国家,很明显,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群体更容易做出从众的行为。 施加压力的群体 同样是宣传某种保健品,一个专家更容易说服群体呢还是一个普通人?答案肯定是专家。 面对着一个穿制服和不穿制服的人的劝说,你会更倾向于相信谁呢,大部分人都会相信穿制服的。 读书分享